一、网络成瘾概述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1、成瘾 “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比如成瘾者对酒精、咖啡因等的依赖。这些药物成瘾,都具有相应的生化机制和明显的生物学效果。与此同时,药物成瘾也具有心理因素的成分。多数的致瘾药物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并通过心理活动表现出来,比如兴奋剂。因此,药物成瘾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药瘾,一是心理药瘾,而其中心理药瘾的破坏性影响更大,持续作用时间也更长,更容易受到适宜环境影响,而唤起成瘾者的心理渴求。 2、行为成瘾 随着研究的进展,在药物成瘾之外,人们还发现在一部分人身上存在着过度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行为,而在这些行为中并不像酗酒和吸烟那样包括药物的摄入。这些成瘾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有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以某些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因此,行为科学研究者对应于药物成瘾提出了行为成瘾的概念。“成瘾”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给个体导致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功能或社会交往等。 3、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这些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表现变差、婚姻不和谐甚至离异、网络欺诈、诱发犯罪等弊害。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 (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通常简称为网瘾、网痴或“网络成瘾”。 (二)网瘾症的基本类型 “网瘾症”的类型五花八门,具体表现也有明显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色情成瘾,指上网者迷恋网上的色情音乐、色情图片、色情影视、色情笑话以及网络色情文学作品等。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色情成瘾的嫌疑和倾向[6]。 二是网络交际成瘾,指上网者利用各种聊天软件、网站的聊天室或专门交友网站进行人际虚拟交流,甚至发生网恋、网络黑交易、发表反动或愚昧言论、网络欺诈与愚弄等错误行为甚至诱发犯罪。 三是信息超载成瘾,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大量垃圾信息。这种行为没有预先的计划和目的,耗费时间,是纯粹的盲目行为或网络生活怪癖。 四是游戏成瘾,这在许多大、中、小学生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网络游戏数量大,花样多。不仅有一些互动性很强的智力开发游戏,而且网络上也存在有不少的血腥暴力、反动愚昧和色情游戏。五是视听成瘾,这在青少年学生中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在网络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光顾“音乐在线”网站和“在线影院”网站,沉溺于网络音乐和电影资料的阅览。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网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而且大多数人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有其它方面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同时具有以下一些人格特征或行为表现: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缺乏社会交往,不服从社会规范,学习或工作表现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卑感心理倾向重等。 (三)网瘾症对心理的危害 网瘾症对网民心理的正常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交往方式错位。网民的行为往往在虚拟情景或虚拟情形下进行,这是一种技术性的“人———机式交往”, 不是一种人性化的真实的人与人交往。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或改变网民的正常交往方式,导致真实的人际交往萎缩,产生畸形的人际交往行为。 (2)人性异化。沉溺于网络中的群体,关注并满足于网络世界的虚幻环境,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现象,进而导致数字化的“虚拟人格”。 (3)自我迷失。网民的自我系统中,有三个“自我”:即真实自我、实现自我和“虚拟自我”。这三者有时相互冲突,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结果有可能导致出现多重人格问题。网络有整合世界的功能,同时也有分裂自我结构的作用。 (4)道德失范。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缺乏约束与监督。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无拘无束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行为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世界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现象的发生,在网上做出一些平时不允许或没有胆量做的明显不道德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虚拟性爱、浏览网络色情影视、恶意攻击网络运行(即黑客行为)等。 (5)技术崇拜。网络成瘾实质上也是一种网络资源迷信,即“信息人”的上网成瘾或技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作用的非生化成瘾症,与吸烟、吸毒等依赖物质的成瘾症现象有着迥然的区别。 (6)社会功能退化。部分网民往往一有时间就去上网,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人与人真实的互动时间太短,对社会缺乏了解与认同,导致社会经验缺乏、适应能力减退。此外,网瘾症还是一种比较独立的心理和行为综合症,它可以伴随诱发其它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常常伴有以下情况[7]:(1)品行障碍。在品行障碍的表现中,说谎、出走、网恋、游戏成瘾行为可以说是较突出的障碍行为之一;(2)人格障碍。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碍或其它人格障碍者,常常表现为对“网络人生”产生精神依赖,这与人格障碍者的人际关系困难有关;(3)情绪障碍。抑郁、孤僻不一定有典型的抑郁综合症表现,网络成瘾行为与许多情绪障碍者结合后形成类似于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症状;(4)心理应激反应。网络成瘾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心理应激的反应和应付挫折与压力的手段,以缓解应激带来的情绪紧张和自我挫败感;(5)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精神分裂症前驱阶段可以表现为网络成瘾症伴同社会功能的受损、人际关系的困难、存在价值的否定、虚幻事物的突现等。这些心理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网络成瘾症也不例外。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 从收集的国内外研究网络交往的资料和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网络聊天室、网恋、网婚等)的大学生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疾病正在吞噬着上网者的身心健康,削弱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使其对网络产生依赖,缺乏恒心,产生惰性等,引起情感自我的迷失,不喜欢与身边的人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并导致学业出现问题。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还可以使大学生的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心理幸福感降低,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上瘾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第三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6.4%的网络成瘾者,钱教授的取样调查发现,被试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学习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网络的魅力对于一些青年人是无可抵挡的。“网络对人的影响,我体会较深的是,人在网上玩久了后会对它有依赖感,就像抽烟,时间长了会上瘾”,一位在高校附近网吧中已连续上网一昼夜的大学生这样说。很明显,他已犯了一种被称之为“网络上瘾症”的心理疾病。据悉,全球2亿网民中有1140万不同程度地患有上网成瘾症。上网成瘾也表现在沉溺于网上交往。中国科大校园网Love版上一篇题为《虚无的恋情》中写到:“那时我整天泡在茶室里,像吃了鸦片一样,极上瘾,午饭都省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神经衰弱了。”恋网成瘾会导致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甚至会出现自残意念和行为。据报载,复旦大学一学生因上网过度而致休克。由于互联网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息内容丰富有趣,包罗万象,多彩多姿,引人入胜,网络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而且求知欲望强的大学生来讲,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笔者问卷调查数据中可以显示:66.7%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能缺少它”;11%上网时间为5-8小时/天的大学生有时不上网会失眠;12%的大学生上网时间为5—8小时/天以上;22.2%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不上网时会觉得空虚;5.6%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不上网会觉得烦躁。这些数据说明,很多大学生一旦上了网就下不了网,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容易产生“网络上瘾症”。 (二)网络孤独症 “人—机”关系对大学生的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冲击。由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大学生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联系主要通过“人—机”系统,这种以机器代理交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和剥夺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模式,从而破坏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使人们深深地陷入一种高频率沟通掩盖下的不可改变的,仅仅与机器打交道的孤独或冷漠。由于网络交往的广泛性、间接性、安全性、隐蔽性,人们就会被网络交往所吸引,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的大学生由于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毫无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感情,自由地与人交往,人们避害就利的心理促使大学生将现实世界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后者侧重于生理和认知方面的障碍。但是,网络成瘾者也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他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他们越来越呆在网上,和同学、朋友与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可能在网络交往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减少与现实世界同学、朋友与亲人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这就极有可能导致现实世界人与人关系的疏远,使家庭成员、邻居之间、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导致个人现实人际关系的隔阂与疏远;个别大学生还会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从而大大减少了大学生与人们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于是,他们丧失了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有意识的逃避现实社会的交往,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情感趋于冷漠;特别是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就会更倾向于到网络中寻求安慰。在网络世界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容易使人放纵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自我封闭起来,有些大学生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就会感到不适应,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心理上出现强烈的孤独感,也即所谓的“网络孤独症”。另外,从对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状况调查显示,每天上网5-8小时的大学生有12.5%不愿出门接触同学或热闹的人群,有9.2%与身边的人在一起不愉快,有10.6%不能与身边的人发生亲密关系,有11.2%对身边的人和事不感兴趣,有16.7%心情不好时宁愿上网也不愿找好朋友或家人倾诉。把他们与不经常上网者进行同样问题的调查相比,以上比例明显偏高。 (三)网络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大学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够、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同时伴有痛苦、羞愧、消沉、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低,对前途悲观失望。处在抑郁状态下的大学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感觉迟钝、容易疲劳,自我封闭,严重者甚至会轻生,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上网时间长了以后,下网后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有轻重不同的抑郁症状。从对上网5-8小时/天以上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上网后“闷闷不乐、心情低落”占5.6%;“昏昏欲睡、不愿去上课、学习”占38.9%;“不愿回到现实中,感觉失落、情绪低沉、什么也不愿干”占5.6%;“懒得见人,对干什么事都嫌麻烦”占5.6%;“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占11.1%;“早上不愿起床,心绪不宁”占16.7%;“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不感兴趣了”占11.1%;“感到自己没什么价值”占5.6%。美国的心理学学者Kraut的研究也发现:“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减少,心理幸福感 降低,表现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 (四)人格障碍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谢海光主编)一书中的作者认为沉迷于网上交往者会逐渐脱离现实世界,易于形成人格发展障碍。很多热衷于网上交往者总是带着希冀,希望从网上得到自己想得到而现实中又无法得到的东西,他们在“现实中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满怀失意。他们在网上寻找的是自己的理想,寻求的是一种虚拟的价值实现和幻想的成功。”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不顾一切地宣泄,展现出现实中压抑着的自己。”他们上网时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去面对。“他们选择的是逃避,选择的是暂时的满足”。[1](P105) 另外,热衷于网上交往者在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表现为疑心和懒散。网络的虚拟性、交往角色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得交往对方往往存在虚假的一面,易引起交往双方的怀疑和不信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人的性格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上交谈时,人会退化,而且这一切都非常的简单。在互联网上通常有三种退化:热情、性骚扰和特别的大方和开放。”另外,“网上虚拟身份的使用常常将人置于白日梦的状态,一个卑微的人可以将自己扮演得很伟大,一个一无所成的人可以将自己装扮的硕果累累。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在网上可以化为零”。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还可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攻击型人格障碍。由于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网民认为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道德自律性差的网民甚至有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行为。很多生活中的“名人”都遭到过网民毫不留情甚至是非常刻薄的批评,极端者还遭到人格名誉的贬损、诽谤和人身攻击,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点,并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从对大学生的网上交往道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交往中都有网上攻击性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对每天上网3-5小时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网上会讲淫语、秽语或骂人”占21%;“在网上攻击、侮辱或诽谤某个人”占13%;“在网上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占35%;每天上网5-8小时的大学生,在网上有过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发布虚假信息、散发病毒、偷窃信息和数据等破坏活动)的占5.6%。 另一种是双重人格障碍。一般而言,一个人应该在不同生活场景中表现出自己统一的人格特点。而由人格分裂引发的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是指一种心因性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身份,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部分网民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网民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网民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时而又王五的多重角色。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性别进行持久的交流,也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对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情感都会产生伤害,易引起交往双方的互相怀疑和不信任。据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61%上网时间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上网时用真实性别。这说明有39%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网上交往中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性别或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性别。但是,在网上虚拟交往中只有1%的大学生沉迷于性别变换的游戏中,他们喜欢在网上玩性别错置的游戏。另据一次随机调查,46%的男性网民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冒充过“淑女”,其中86%的人承认曾利用女性角色“勾引”过男性网民。[2]如:男生往往以纯情少女的面目在网上出现。这主要出于好奇,但也有人在现实中很难交到知心朋友,故改换性别到网上去吸引朋友。专家认为,热衷于这种行为的学生在现实世界反应退化,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往,容易罹患新型的社交障碍症。 三、关于网瘾的矫治 对于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和矫治,主要在成瘾者自身,其次是群防群治。 首先,矫治网瘾,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真正下定决心戒瘾,制定一个戒网期,并做好自我调节,自我节制,采取坚决措施,远离网吧。对新环境的某些暂时困难,一要坚定信心,做好个人调适。学习生活中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如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新学科知识学习、各种文体活动,用一切办法转移注意力,增加替代性活动,在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充实自己。在个人戒断网络游戏过程中,要有防止复发的对策,从而成功渡过反复期。 对于中、重型网络成瘾者,应采取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主要有精神分析治疗、厌恶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应由心理医生实施。药物治疗可试用抗抑郁、抗强迫药物或抗焦虑的药物。 其次,网瘾的成功戒断必须借助外力。 集团的系、班级,特别是学生宿舍应该是帮助矫治网瘾症最有力的单位。同班同学面对面,互相了解,对过频过度上网的人一目了然。因此,班干部和同学应该对具有网瘾的同学充满同情心,不能歧视,更不应疏远,任其自然,而应耐心细致地进行劝阻,对重点对象“一帮一”,帮他脱离“苦海”。高校应在各项活动中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在班级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的环境。要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网络注定要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不能替代生活。戒网瘾是戒掉对网络的不当使用或不良习惯之瘾。学校应根据现实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症的预防教育,包括组织专刊专题宣传,对少数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心理救助,这样才能构筑一条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