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性别、年级和地域差异。 北京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存在地域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其心理问题发生率比来自城市的学生高;在心理问题症状体验的严重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年级和地域差异,其特点是,女生的严重程度较男生高,一、二年级学生的严重程度较三、四年级学生高,来自县镇和农村学生的严重程度较来自城市的学生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低年级,并重点关注女生和来自县镇、农村的学生。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是良好的、积极的,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大学生中究竟多少学生有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之一,而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一致。有报道说,某地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约40%,也有报道说25%或者20%。此外,关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出走以及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报道也不断见诸媒体,从而更加引起社会,尤其是政府教育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1998年北京市的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很高或较高的”占45.1%,“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的”占10.2%;而大学生对其他大学生进行评价时,他们“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高或较高的”仅占11.5%,“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的”比例高达23.1%。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中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很少,有精神病的学生更是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的心理困扰,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即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在完成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发展课题方面遇到了困难而产生的,如新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自我接纳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异性交往问题、性心理问题等等。部分学生由于不能妥善地解决面临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而进一步导致了中度的心理问题,如强迫症状、恐怖、焦虑、抑郁等。因此,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及时调节、疏导和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四) 大学生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障碍,需引起高度重视。 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下列调查,提醒人们要大力加强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帮助与调整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解决或缓解冲突和症状,恢复健康。 一项以全国12. 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 .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据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报告,因心理、精神方面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 9%和64. 4%。 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11. 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的608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南开大学一项对天津市20所高校2 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占学生总人数的74 .74%,但仍有25. 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据一位大学教授所做的抽样调查,当今大学校园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有“郁闷”、“空虚”、“无奈”、“压抑”等。少数大学生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研究者发现,在大学生中,患有明显心理疾病的人毕竟为数不多,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曾为“第三状态”困扰过。据调查(张玲等,2001),困扰当代大学生的“第三状态”具体表现为:无聊无为、胆怯退缩、自卑逃避、封闭压抑、麻木迟钝(不会内疚、不懂感激)、幼稚依赖、优柔寡断、虚荣矫饰、偏激固执、任性刁蛮、委屈感与牢骚、悔恨、犯罪感与自责、仇恨与敌意、自我失败主义,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令人担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疾患 (一)生活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都要自主独立进行。但有的同学自理能力较差,抱怨打水太远,吃饭太挤,洗衣太累;有的学生“在家靠父母,在校靠保姆”,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懒得动,有的家长甚至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只为了给孩子洗衣缝被。有的学生不习惯住校,觉得在寝室很别扭,讨厌有的同学打电话时间过长,特别是就寝时吵闹,不按时熄灯,感到睡眠严重不够;也有许多来自外省的同学,他们对湖南的饮食不习惯,气候不适应,语言又不通,感到人生地不熟,发出“在家日日好,出门时时难”感叹,生出“想家,想亲人,想高中同学,想回家----”的迫切愿望,流露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依恋之情,有一种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 (二)学业问题 (1)学习压力大。 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感到新知识的匮乏和创新能力的缺少对未来的前景十分不利。他们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等考试。有些同学为了保住高中时代“佼佼者”的地位,废寝忘食地学习,负荷突然加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导致学习压力大。 (2)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求知欲不强,毅力缺乏,视学习为苦差事。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对目前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认为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原来的选择,从而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 (3)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同学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厌学情绪,即使跟班学习,也是敷衍应付日常学习任务,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学习。 (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生活节奏、生活内容、生活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有些同学明显感到学习注意力不像中学时代那样集中,上课时不专心听课,课后沉迷于上网打游戏。有的同学抱怨没人引导,不知自己喜欢什么、该怎样打发业余时间。 (5)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三)情绪问题 :(1)抑郁。主要表现为对任何事都悲观失望、消沉愁闷、郁郁寡欢、意志消沉、自卑内疚、睡觉失眠等。出现抑郁的原因有高考失意、情场失败、亲人病故、奖学金未评上、入党没 批准等。这种抑郁情绪经过一段时间后,轻度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严重的则往往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得不到及时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个别的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2)焦虑。通常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这是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入校后,有些同学发现大学并非是自己理想中的“伊甸园”,现实并非像他们憧憬的那么美好,于是便感到失望,怀疑自己,担心将来。 (1 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能获得异性的好感,甚至部分女生因没有男生追求而苦恼;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够理想,因而非常自卑,不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形象与公众形象。 (2) 考试焦虑。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七月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从职高过来,英语、计算机的基础很差,也担心英语过级,计算机考证等问题。还有的同学对所学专业感到害怕,因为以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担心专业学不好,3年后找不到工作,实现不了父母订下的目标,辜负了家人的期望,特别是想到全家,包括妹妹都停学外出打工,都在赚钱给自己用,心里就总有负担,老是担心以后的事,前途就业的事。而作为班干部,有的又认为自己某门学科不好,也担心成绩不如别人,怕丢脸,没颜面。总之,人人有压力,个个有负担。 (3)自卑。自卑的人大多性格内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因而抑制了自己才华的发挥和进取时机的获取。 (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对学习成绩的好坏也满不在乎,一学期考试3-4门不及格也不着急;对集体漠不关心,对环境卫生无动于衷。 (四)人际关系问题 (1) 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 (2) 社交不良。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 (3) 个体心灵闭锁。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同学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害怕与人沟通思想感情,从而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还有部分同学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充满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因而不敢参与;有些同学由于家境贫寒、成绩不够理想或受到处分,也不愿意与人交往,觉得大学生活空虚、无聊、乏味。 (五)情感问题。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 (1) 爱情的困扰。爱情虽然在大学并非一门必修课,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情感之旅,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恋爱,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章在书写着,甚至有人发出了“围墙”已变成“爱情走廊”,“专业恋爱、业余学习”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说“爱是情感,不是规范”。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每周一哥”、“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面对爱情,学生更多的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甚至“预约失恋”,爱情与婚姻分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2) 友情困扰。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面,校园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滋长着学生各种情感的发展。如果说,进入恋爱阵营已经牵手的并不多的话,那么牵挂则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心态了。在涉及学生生活事件的问卷中,50%的学生承认心里想着一个人而对方不知道,情感始终与大学生活相始终,“想说爱你并不件很容易的事”,“谁为我憔悴” ? “想得到偏又怕失去”,在情感的边缘,很多学生在徘徊着。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看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希望珍惜友谊又不经意的使友谊失之交臂。 (3) 亲情问题。近年来,反映大学生家书越写越短的文章不再鲜见,很多学生的反映是:与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讲,写信基本是缘于实质性问题如经济供给、物质补充而非情感沟通,尽管自己也认识到不应该这样,但懒得提笔却是一种普遍心态,而且从心理上也并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牵挂之类的客套话。而与此相反的是,恋人之间的信件越来越厚,电话越来越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学生在发出数十张贺卡后,人们并没有从他开出的“账单”上发现给父母的。很多家长也感到亲情受到空前的挑战,发出了“难道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仅是经济上的”的感慨,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是理所当然,感动于字里行间而非躬身践约中。 (六)性教育问题。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 (1) 性生理适应不良。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18.3%的新生和30的老生产生过“性幻想”用一种自慰的方法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一位大学生因做性梦产生性幻想不能自拔以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有的学生由于对自身性生理欲望的放纵,与恋爱对象发生两性行为并不罕见。 (2)性心理问题。青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对异性的好感,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对方的认可。有的大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 “面对男朋友的性要求,如何选择才既不伤双方感情,又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既不破坏社会公德、又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性行为为什么不可以呢?”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七)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特困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采取了“奖、贷、勤、免、补”,广开渠道,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困难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中。一位女大学生说:“因为女生的面子,我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而拮据的经济又始终困扰着我,我不愿走在校园里像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用特别的目光注视。”因而出现了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的尴尬局面。有的特困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一切帮助是“理所当然”“我困难,学校总不能让我回家吧?”,出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躺在父母汇款单上”,九十年代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这些学生被称为“困难专业户”、凡是补助、贷款、减免,都有份,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认为太辛苦,甚至出现了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奖学金,使学生对各种补助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感,甚至将有的补助直接打入自己的预算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滋长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八)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患 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性神经症、癔症及精神分裂症、抑郁躁狂症、人格异常(人格变态)等。(此略) |